來源:煤礦安全網
一、事故概況
2019年9月28日,徐礦集團新疆賽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三礦(以下簡稱賽爾公司三礦)發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,造成4人死亡、1人受傷,直接經濟損失496萬元。
二、事故發生經過
9月28日早班,該礦安排91人入井作業,其中有兩組人員(13人)構筑密閉,一組5人到+700m回風下山,另一組8人到A4013回風外聯巷;約10時30分,兩組人員分別到達各自的工作地點;13時59分,在A4013回風外聯巷作業的一人因身體不適提前升井;約15時,在A4013回風外聯巷構筑密閉的班長安排兩名工人到+600m變電所附近打掃衛生,其他人員開始構筑密閉;17時59分,A4東翼回風下山發生瓦斯爆炸,在+600m變電所附近打掃衛生的一名工人聽到“轟”的一聲悶響后,立即跑向A4013回風外聯巷密閉施工地點,看到施工密閉的5名人員均俯臥在巷道里,隨后趕來的掘進一區副區長查看現場后,立即電話向礦調度室報告了事故。
三、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主要問題
(一)事故直接原因
賽爾公司三礦在未采取有效措施的情況下,違章組織人員構筑永久密閉;封閉時A4東翼回風下山積聚的瓦斯沿密閉墻裂隙進入A4011火區,導致瓦斯燃燒并將火源引至A4東翼回風下山,引起瓦斯爆炸。
(二)事故暴露出的主要問題
1.災害治理不到位。一是防滅火措施不到位。工作面停采封閉后,未采取預防性灌漿、注氮等綜合防滅火措施,也未采集、分析采空區氣體成份;采空區發火后,注氮滅火時間不足,未進行灌漿滅火,盲目認為火區已熄滅。二是瓦斯治理不到位。礦井未采取有效措施封堵采空區密閉和煤柱裂隙,也未采取抽放措施降低采空區瓦斯濃度,未按規定采取預抽煤層瓦斯治理措施。三是重大安全風險辨識管控嚴重缺位。在火區封閉時,無視封閉區域存在瓦斯超限、采空區自然發火等重大安全風險。
2.蓄意違法違規生產。一是違規組織生產。徐礦集團、新疆公司盲目下達利潤指標,賽爾公司違規下達生產任務,事故礦井超能力、超強度、超定員組織生產。二是故意造假。事故礦井繪制假火區位置關系圖,填寫假瓦斯數據、假密閉檢查記錄和臺賬逃避監管檢查;現場作業人員采取移(包裹)探頭、斷電、勾除傳感器點位等方式聯合造假,逃避處罰。
3.安全管理混亂。一是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,人員配備不足。未設立專門的通風職能部門,未配備專職通風副總工程師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;生產、機電技術人員配備嚴重不足;調度員、安全監測監控工、瓦檢員配備不足。二是安全投入不足。A4東翼回風下山未及時進行維修,通風、行人困難;三是現場安全管理混亂。瓦斯超限時,不采取停電撤人措施,違章安排人員在瓦斯超限區域冒險作業。四是上級公司管理乏力。新疆公司和賽爾公司為同一級別,難以有效監督管理賽爾公司及所屬礦井;徐礦集團對賽爾公司及所屬礦井疏于監督檢查,關注生產經營多,督促安全隱患整改少。
4.屬地安全監管不到位。和豐縣煤礦安全監管力量配備不足,專業人員短缺;監管計劃落實不到位,未有效開展防滅火、瓦斯治理等專項檢查。
(三)事故調查處理
對賽爾公司三礦礦長等4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;對賽爾公司三礦總工程師等5人、賽爾公司董事長等10人、新疆公司董事長等3人給予罰款和黨紀、政務處分;對和豐縣人民政府縣長等5人給予黨紀處分;對賽爾公司三礦罰款100萬元,對該礦超能力生產、開采保護煤柱、瓦斯防治和防滅火措施不落實、瓦斯和密閉檢查數據臺帳造假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立案查處。